日前,在省经信厅公示的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专家牵头迦智科技的联合创始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机器人实验室(简称“浙大智控所机器人实验室”)。
联合创始人兼CEO陈首先与浙大及浙大智控所机器人实验室的渊源也颇深。“我其实本科就在浙大学EE(即ElectricalEngineering,电气工程),偏功率和半导体方向。从大二开始,我就跟熊老师的实验室合作参加机器人相关的比赛,拿过世界第一。”
最终选择该赛道创业的原因之一。“本身我对机器人非常有热情,也喜欢购买。”资本市场掀起工业机器人创业热潮。熊蓉教授带队的浙大智控所机器人实验室科研成果亟待实现产业化落地。
厚积薄发
市场空白,技术同步。移动机器人只是工业机器人的一种类型,简单来说,其主要涵盖AGV(AutomatedGuidedVehicle;自动导引运输车)和AMR(AutomatedMobileRobot;自主移动机器人)两大类。而在AMR领域,国内和国外的企业在技术上差距很微小,可以说是同时起步,这也意味着国内市场存在巨大的下探潜力。
聚焦工业场景,利于快速落地。“我们创业后,探索过各方面的场景,基于对自身技术的看好,希望是既能实现快速落地,又能给国民生产真正创造价值的应用,最终我们锁定在工业领域。”迦智科技选定了制造业中的物流场景,从一开始的潜心技术突破到目前聚焦细分赛道的技术、产品开发,这其实也是智能机器人在我国工业领域中落地应用的发展缩影。
“因为工业产品的应用周期非常长,在2016-2019年甚至到2020年初,大概4年左右时间,我们在做的事情更多的是通过基础技术的BD去告诉用户AMR是什么产品,能够帮他们解决怎样的痛点,能带来什么价值。”陈首先介绍。
通过科研成果技术与实际场景落地应用的摸索,打磨出好的产品,合适的解决方案。其策略见效了。通过迦智科技等新生创业公司一个个案例的打造,到2020年市场发展开始发生了变化。“很多头部企业、用户,当前期投入完成智能升级的闭环后,逐渐感受到了AMR产品给他们带来的价值。所以就主动找到我们,愿意开放更多的场景,并且他们开始提出更多自主的需求和想法。”陈首先表示,从这年开始,整个行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从此前机器人企业被动地推广转变为市场需求的主动驱动。并且,他判断,2021年整个工业、制造业市场进入到对移动机器人需求快速放量的前期。应用案例——显示面板行业
系国内面板行业龙头企业,2010年投资建设了国内第一条第4.5代AMOLED中试线,率先在国内开展AMOLED的研发与生产。挑战:符合无尘车间环境和生产要求的设备导入,取代以往繁琐而混杂的人工搬运流程,使物料运输更加快捷、安全、顺畅,减少人工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良率。
部署了百余台迦智高精度侧叉物料取放机器人和调度系统CLOUDIA、物料管理系统MCS等在内的整套智造物流解决方案。在近4000平的洁净车间内,迦智全柔性自然导航AMR搭载定制的高精度侧叉装载装置,通过与产线上下料装置及对接台精准无缝对接,准确、高效地完成Tray盘物料或物料箱的侧向叉取和放置,同步实现±2mm的物料对接放置要求。项目现场,迦智移动机器人车队还可从容应对车间内不断变化的动态复杂环境,和近万台设备、大量产线与工位进行信息交互对接。
经过前期的应用和推广,用户已经不再单纯地满足于AMR只是完成简单的物流搬运、物料转运等单环节的工作,其需求进一步升级。一是,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AMR的精度、可靠性等性能;二是,希望能够根据各自行业的特性,为其提供一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实现物料自主搬运和上下料一体化,实现生产运营和物流的无缝衔接,把人从繁重、重复性的劳动中释放出来。三是实现全场域的数字互联。“以前我们更多的场景还是集中在单一工段、单一车间去使用AMR产品,现在用户希望能够把AMR产品跟它的生产设备、其他物流设备,比如说直升机、电梯、仓储存储设备等,实现数字的互联互通,因此,基于以上判断,迦智科技确定以下整体战略目标:基于智能机器人,持续深耕制造业,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室内外全场景智造物流解决方案。具体来讲,其产品策略会从单一的产品线逐渐往横向扩充。目前,迦智科技共计拥有三大产品线:AMR移动机器人,无人叉车,室外重载的无人驾驶作业机器人。通过这三条产品线再结合数字物流软件平台,迦智科技能够给用户打造一套完整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
商学赋能“从当下的社会环境层面来讲,创业其实是门学问,不是靠创业者凭着自我感觉就能成功的,严谨来说,应该称之为‘科学创业’,是有一套创业方法论的。”联合创办迦智科技前,陈首先已经有过独自创业的经历,“当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科男,对基础技术更偏重,但我发现,管理跟做技术研究完全不一样,并不是技术好,企业管理就一定能做好,它其实是非常系统性的科学。”于是,要出任迦智科技CEO的同时,陈首先也着手报考浙大MBA。
而在浙大MBA进修期间,陈首先深刻地意识到,其实创业存在方法论。遵循科学的完整的方法指导,能够帮助你在创业过程中避掉很多坑,大幅度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
通过浙大MBA的平台,学员们尤其是对很多创业者来说,能够创造一个互相交流沟通、互相学习的场域,其实都有助于创业成功。
事实上,高校专家创业已经非常普遍。陈首先表示,高校中的很多明星项目都因此而成功,因为高校专家们在技术发展方面有非常高的素养、创新点,这是他们的专业优势。但他强调,以迦智科技为例,高校专家带队,由具备管理素养、有产业化经验的人才共同配合,在陈首先看来,这会是一个更容易成功的模式。双方在基于信任的基础上,对公司的整个发展方向经过充分讨论,都能比较开放地接受对方的观点,并且共同针对各种问题展开分析和决策,各自发挥特长,形成聚合效应。
而对陈首先来说,在无资金的后顾之忧外,最考验他的是,对内,如何花好这笔资金?市场还是产品,怎么平衡?对外,要保护好公司的独立经营,怎样与资本博弈?他表示,“浙大MBA的课程里面都会教大家的。”
首先还是要秉承浙大项目科技创新的特性,对于硬科技创业者来讲,有两点非常关键,第一一定是坚持科技创新,第二是脚踏实地倾听市场的声音,这也是企业的责任感所在。
陈首先在浙大读MBA期间曾上过我的《创新与变革管理》、《创业综合设计》等课程,并担任课代表,我对他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印象深刻。他本身就是一位浙大管院“商学+”教育理念所倡导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典型代表。他本科电气工程专业,大学期间就跨学科参加了控制学院智控所机器人实验室的科研实践,工作后深感技术创业过程中科学管理的重要性,选择了来读浙大MBA。
在浙大MBA期间,通过系统学习工商管理理论与实践技能,包括浙大MBA创客班为创业者量身定制的创业机会识别、企业家精神、开放式创新与公司内部创业、商业模式设计、创业融资、创业综合设计等相关的专题课程与实践环节,陈同学完成了从一名专业技术人才向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升级转变,强化了基于科技创新的创业理念,系统掌握了精益创业、第一性原理等科学方法论。
同时,很高兴能看到,浙大MBA的学子能将学习到的一些创新创业理念和方法论运用到他的创新创业实践中并发挥出切实的效应,例如创新逆袭矩阵、精益创业方法论等。伽智科技现在已经成长为细分行业的头部企业和准独角兽企业,他本人也入选《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同时入选的包括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希音(SheIn)创始人许仰天等。
祝愿陈首先带领伽智科技另辟蹊径、创新逆袭,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健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