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品牌播报

品牌播报

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 为企业“筑巢” 带产业腾飞

2024-09-26 科技日报 阅读 190
扫码分享

近日,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传来好消息: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软件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峰论坛上,该园区荣获首批中国软件新质生产力“2024年度凤巢园区”称号。

  据了解,“凤巢园区”旨在表彰在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的科技园区。与齐鲁软件园一同入选的还有中关村软件园、无锡软件园等园区。

  助园区与高校实现“双向奔赴”

  黎峰拥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是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和科研重任;另一方面,他是金现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公司是山东民企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领军10强之一,是齐鲁软件园上市企业中的翘楚。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位于济南高新区主干道舜华路1500号。在这里,像黎峰这样的“两栖专家”还有不少,他们将山东大学的研究成果源源不断地转化到齐鲁软件园的企业中,让成果变成了实打实的生产力。

  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拿下全球软件工程领域最高级别——CMMI5级,这意味着该公司在软件研发、项目管理、质量保证等方面持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考试与测评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山东山大鸥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鸥玛数据产业园区项目开工建设……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副主任傅瑞霞介绍,这些带有山东大学基因的企业深耕齐鲁软件园,推动软件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批批优秀软件人才的涌现同样是齐鲁软件园与山东大学“双向奔赴”的生动体现。

  上世纪90年代,中国软件产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大批国外软件涌入中国,对国产软件产生冲击。1995年5月,在原国家科委召开的“推动我国软件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达成共识:建设软件园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思路。齐鲁软件园就此诞生。

  有了这个发展软件行业的阵地后,另一个问题随之诞生:软件行业发展所需人才从何而来?济南高新区与山东大学联合共建山东大学软件学院,为齐鲁软件园企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多年来,济南高新区和山东大学在协同育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了相互支持、彼此融合、共同成长。

  今年4月,山东大学软件学院举办2024山东大学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峰会。参与峰会人才对接的企业中,六成以上来自齐鲁软件园。

  让“大圆环”成创业企业摇篮

  通过无人机的视角看,齐鲁软件园像一个由一栋栋建筑组成的“大圆环”。“大圆环”的直径400米,单体建筑宽30米。在傅瑞霞看来,这个“大圆环”像一个摇篮,让创业者的梦想成为现实。

  金现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营销部总经理马忠建告诉记者,企业在齐鲁软件园发展了近20年,享受到了最优惠的政策和最好的服务。“这里是国家成立最早的四大软件园之一,有很多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和项目落地,这对我们帮助很大。”马忠建说。

  如今在软件行业内颇有影响力的普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联软件”)也是从齐鲁软件园起步的。公司副总经理张廷兵回忆道:“处于初创期的普联软件曾人才短缺、资金紧张,生存发展面临困难。”他记得,那时园区给予企业300万元资金支持,帮企业渡过了难关。

  据了解,齐鲁软件园打造了包括实验室、研究中心、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专业产业园等在内的复合式载体,形成集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平台应用等于一体的载体体系,推动创业者实现从第一间办公室到第一家规模公司的跨越。

  凭核心技术敲开市场大门

  作为土生土长的齐鲁软件园企业,普联软件和金现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成长历程颇具典型性。

  2008年,普联软件成为山东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软件公司,后来完成私有化,又于2021年在创业板上市;金现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在创业板上市,获得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国字号”名片。两家企业的共性,在于深耕擅长领域,凭借核心技术成就一片天地,适当拓展业务疆域。

  软件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人力成本、研发费用较高。但一旦掌握核心技术并敲开市场大门,就占据了一方城池,“坐收红利”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这既是齐鲁软件园成为中国最早“四大软件园”之一的法宝,也是冲击中国软件名园的武器。

  傅瑞霞告诉记者,从5家骨干企业、2.3亿元总产值起步,如今齐鲁软件园已聚集企业超过7万家,形成了大数据产业、人工智能产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量子信息产业等六大主导产业,建成300多座特色产业楼宇,先后获得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20余项国家级荣誉和认定。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