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创●品牌

创●品牌

中国期刊提升影响力 既要“国际化”还要“话国际”

2023-12-08 科技日报 阅读 650
扫码分享

中国期刊提升影响力 既要“国际化”还要“话国际”

科技日报 2023/12/8

◎本报记者何亮

当前,全球各语种科技期刊约有10万本,有2万本进入权威数据库科技文献数据库(WebofScience,简称WOS)。然而,我国只有276本期刊进入WOS。与此同时,我国2021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突破60万篇,发表于国内期刊的论文为3.2万篇,占比仅为5.2%……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布兴在2023前沿科学创新大会上分享的一组数据,让与会青年科学家感慨万分:大家既为中国科研水平迅速提高感到自豪,又感到中国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仍有待提升。

如何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让中国期刊更有国际影响力?在韩布兴看来,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不断攀升的科研实力、大量科学家的支持、公正的审稿流程、大量办刊经费的投入,还需要专业有素的编委、编辑团队。

在国际期刊界,论文刊发“一九法则”愈发凸显,即优质论文越来越向头部期刊集中。后起期刊要想“秀”出重围,稿源成为关键一环。“一份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要有国际视野,学术期刊编委和作者的国际化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树成建议,邀请期刊编委等重要专家做专题,吸引国际上重要专家发表重要文章。

影响因子是衡量科技期刊影响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今年6月科睿唯安公布的最新《期刊引证报告》中,一本由青年科学家于2020年创办的学术刊物——《创新》(TheInnovation)成绩亮眼。它的影响因子达到32.1,在所属类别中全球排名仅次于《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位列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期刊的出版编辑工作,大多是由青年科学家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韩布兴表示,新时期的青年科学家,在国际科技舞台上可以有更多作为。

期刊的国际化水平与其影响力息息相关。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看来,时代发展至今,中国作为一个创新大国,国内期刊要提高“话国际”的能力。

“所谓‘话国际’,是要让国际科学界看到中国科学家作出的贡献,西方国家也可以学习借鉴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经验。”郭华东表示,这一方面要求国内期刊对国际问题有足够的敏感性,不仅能追踪热点,还要能透视全球性的重要议题。另一方面,学术期刊的传播要符合科学规律,做到内容好看、善于科普、精准送达。

2008年,郭华东组织创办期刊《国际数字地球学报》。该期刊首发18个月后即被SCI—E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在我国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类别期刊中均位居榜首。“当时我很高兴,《国际数字地球学报》也成为了出版社对外介绍时的成功案例。但是近年来,这份学报的影响因子只有5点多。它为什么落后了呢?”郭华东反思,多年不变的封面、文章篇幅等,使读者难以看到期刊创新的活力。

反观《创新》,该期刊每期封面主题都配以精美的设计,使读者能够感受科学之美。此外,《创新》还为每篇论文配置了一个二维码,科普文章就“藏”于其后,可将艰深晦涩的专业术语“一网打尽”。这一举措很好地拉近了读者与科研论文的距离。而数字传播时代下的精准推送,更是成为《创新》一项突出的比较优势。这些举措都成为吸引国际知名科学家积极投稿的重要原因。

仅次于《自然》《科学》,中国科技期刊新星《创新》(The Innovation) 跻身国际顶级刊物

科学教育参考 2023-07-07

图片

参考消息网7月4日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2日报道,年轻的中国科学期刊《创新》跻身国际排名。
报道称,这个由一群中国青年科学家创办3年后,一份经过同行评审的开放网络期刊成为世界顶级多学科刊物之一。
科睿唯安公司6月28日发布了最新的年度《期刊引证报告》,《创新》(The Innovation)首次被纳入其中。

图片

这份英文期刊获得了32.1的“影响因子”,在其类别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全球两大被引用最多和备受推崇的刊物《自然》(64.8)和《科学》(56.9)。
报道称,《创新》超过了一些著名国际刊物——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周刊——并击败了所有国内竞争对手,包括前几年表现最好的期刊。
自1975年以来,科睿唯安公司每年都会编纂影响因子报告,该报告被视为衡量主要学术期刊在各自领域表现和影响力的权威指标。
据科睿唯安公司介绍,一份期刊的影响因子大致计算方式是用过去一年的被引用次数除以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影响因子排名是研究人员决定向何处投稿时的主要参考依据。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在评估其研究人员学术表现时也会使用这些报告。
这份最新报告评估了来自112个国家的超过2.1万份学科和多学科期刊,《创新》的总排名为第79位。
中国排名最高的学科期刊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与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合作出版的《细胞研究》(44.1),其内容涵盖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创新》期刊执行主管、创办人之一陈科表示,中国对科学研究的巨大贡献是这份期刊迅速崛起的一个因素。
他说:“中国贡献了全球近30%的学术论文,但拥有的期刊数量不到2%。这种巨大的科学产出是我们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报道还说,《创新》的成功证明了陈科及其中国科学院同事的正确性,他们在2016年确认需要一份本土版的《科学》或《自然》杂志来匹配中国崛起为科学强国。
100多名创始成员每人自掏腰包数千美元创办了这份期刊,其中包括向细胞出版社支付的一大笔数字出版费用。
陈科辞去了肿瘤研究的工作,领导编辑部,而其他人则投入了大量时间来运营这份期刊。他们在深夜或周末举行网络会议,讨论从内容到营销的方方面面。
陈科说:“不是每个人都坚持到了最后,但一些核心成员一直都在坚持,让我们的期刊走到了今天。”
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神经学家戴辑是留下来的人之一。自2019年以来,他一直积极参与期刊的运营,尤其是稿件的预审。
戴辑说:“我大约20%的时间在为《创新》工作。它的影响因子告诉我们,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成效。”
戴辑现在负责管理《创新医学》(The Innovation Medicine)——这是上周推出的4份姊妹刊之一。他说,筹备工作从一年前就开始了,与2020年的相同经历相比,编撰第一期的工作“要容易得多”。
其他姊妹刊涵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地球科学。戴辑认为,此次扩张对于《创新》的长期持续性很重要,出版费的增加有助于缓解其资金短缺。
陈科说,此举也将更好地利用越来越多的投稿量,扩大期刊的影响力。作为全职员工之一,他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6个小时,每月处理大约100至150份手稿。
陈科说:“我们的期刊已经越来越为研究界所了解,我们收到的论文远远超过了双月刊所能发表的数量。”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MI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