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车工到摩托车制造商
左宗申出生于1952年,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但不幸的是,他们在左宗申十几岁的时候就相继去世了,留下了他和弟弟两个孤儿。为了养家糊口,左宗申不得不初中辍学,去打工。
他曾经在陶瓷厂、电子厂等地方做过工人,也曾经当过个体户,但都没有赚到什么钱。直到1982年,他跟着妻弟学了几个月的摩托车维修,然后和妻子一起开了个摩托车维修的小店,这才开始了他的摩托车之路。
左宗申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认真,很快就掌握了摩托车的维修技巧,甚至能够通过听发动机的声音就判断出摩托车的问题所在。他的摩托车维修店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很多人都愿意把自己的摩托车交给他修理。左宗申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从一个小门面发展成了一个小维修厂,他也从一个修理师傅变成了一个小老板。
但左宗申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的眼光更加长远。他发现当时的中国摩托车市场的发动机供不应求,很多摩托车厂家的产量都受到了限制。而他自己对摩托车的各种配件已经了如指掌,他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生产发动机。
于是他决定转型,从一个摩托车维修商变成一个摩托车制造商。他拿出了自己全部的20万元积蓄,在1992年创立了宗申汽车技术发展公司,专门生产摩托车发动机。
从摩托车制造商到摩托车教父
1993年,左宗申带领员工研发出了拥有自主产权的摩托车发动机,并于同年拿到了发动机生产的相关执照,宗申汽车便开始全力投入生产。结果也正如左宗申所预料的那样,发动机的销路非常好,在创业的头一年,左宗申就收回了成本,甚至还拿下了一个100台发动机的大单。
但左宗申并没有止步于此,他看到了力帆等摩托车企业的成功,他也意识到生产整车才是出路,于是从1994年开始,宗申也推出了自己的摩托车品牌。自那之后,宗申、力帆和隆鑫作为国产品牌,就一直在国内外市场活跃着。时至今日,宗申摩托的年营收已经突破了2000亿元,在国内摩托市场的排名也做到第六名的水平。
左宗申虽然不是最富有的摩托车企业家,但在摩托车圈子里的影响力,他绝对是举足轻重的。他被誉为中国的摩托教父,不仅是因为他的摩托车制造技术和创新能力,更是因为他为中国的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
自从世纪初开始,国家的一些城市就颁布过禁摩的政策,对摩托车有很多的偏见和限制。而左宗申在为摩托车正名,甚至让中国的摩托车圈子更加规范的问题上,就做出过不小的努力。
一方面,他呼吁社会不要对摩托车有偏见,他表示摩托车并不是市容破坏者,更不是交规破坏者。另一方面,他也在推动摩托车向机动车靠拢,力求让摩托车早日摆脱上路难的问题。
左宗申不仅是个成功的摩托车商人,他更是个专业的摩托车手。在1999年,左宗申就创立了一支专业的摩托车队,还曾代表中国在国外参赛。他的摩托车情怀,让他赢得了无数摩友的敬佩和喜爱。
左宗申白手起家,从维修工一路走到今天的摩托教父,离不开他的努力和智慧,也离不开他的热爱和担当。他的成功,正是最好的例子。
家族企业无人接班,摩托车事业面临挑战
左宗申的事业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但他的家庭却并不如意。他和妻子育有两个儿子,但都没有继承他的摩托车基因。大儿子左宗棠是个音乐人,从小就对摩托车不感兴趣,他曾经在美国留学,后来回国发展,成为了一名知名的音乐制作人和歌手。
小儿子左宗泽是个画家,他也不愿意接触摩托车,他的兴趣是绘画和旅行,他的作品曾经在国内外的画廊展出,受到了很多人的赞誉和喜爱。
左宗申的两个儿子,虽然都有着自己的才华和事业,但都没有继承他的摩托车事业。左宗申曾经试图培养他们的兴趣,甚至给他们安排了摩托车的相关工作,但都没有成功。
他们都表示,他们对摩托车没有热情,也没有能力,也不想接管他的家族企业。左宗申对此感到很无奈,他说:“我不想强迫他们,我只能尊重他们的选择,但我也很担心,我的摩托车事业以后谁来接班呢?”
左宗申的家族企业无人接班,已经成为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而他的摩托车事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摩托车的市场需求越来越低,摩托车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摩托车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而且摩托车的技术和品质,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提升,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左宗申表示,他会继续努力,为中国的摩托车行业做出贡献,但他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到摩托车的事业中来,继承和发扬他的摩托车精神。